可能誰都想不到,有朝一日,一座城市,上至80歲的老人、下至牙牙學語的孩子會每天一門心思的撲在垃圾上。因為自2019年7月1日起,上海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。
到2020年底,全國46個重點城市將普及垃圾分類;至2025年底,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會覆蓋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。垃圾分類真的來啦!
你知道么,僅2017年一年間,我國清運的垃圾總量就高達2.1億多噸,按西湖的蓄水量計算,這些垃圾可以裝滿15個西湖還多。
在不分類的情況下,這么多的垃圾只能靠填埋或焚燒進行處理,占地不說,還會伴隨惡臭、蚊蟲、地下水污染等問題。
其實,垃圾混置是垃圾,垃圾分類就可能變廢為寶。1噸廢紙至少可再造700公斤的好紙,10噸廢塑料經過再生可以節省60噸的石油,2000噸干垃圾可以通過焚燒發電30萬度……
如果能從源頭就對垃圾進行有效分類,再通過分類清運和回收使之變成資源,既可以節省土地,又能避免污染。小小舉動,就能還自己一片綠水藍天,垃圾分類,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!
下期為你介紹:“如何進行垃圾分類?”敬請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