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我們介紹過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,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如何進行垃圾分類。在全國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的上海,生活垃圾主要被分為四類:可回收物,有害垃圾,濕垃圾和干垃圾。
以前能攢起來賣錢的廢紙箱、舊報紙、塑料瓶、玻璃酒瓶、易拉罐,以及衣物布料、塑料或木質玩具、插座、手機、廢舊小家電等都屬于可回收物,它們經過處理后一般可以被再次利用,煥發新春。
有害垃圾是不可能再利用了,像廢電池、廢燈管、打火機、水銀溫度計、油漆、過期的藥物和化妝品、殺蟲劑等都屬于有害垃圾,收集起來統一處理,可以防止環境污染。
比較難區分的只有濕垃圾和干垃圾,它們并不是通過垃圾的含水量區分的。剩飯剩菜、瓜果皮核、魚刺雞骨、蝦皮蟹殼、花卉綠植以及茶葉、中藥殘渣等都是容易腐爛分解,經過處理可以生成有機肥料和沼氣的垃圾,再干也是濕垃圾。
以上都不符合的就是干垃圾,像用過的紙巾、尿不濕、面膜、外賣包裝、塑料袋還有穿過的舊內衣等,因為被污染過,無法再次利用,所以并不屬于可回收物,而是干垃圾。
還有椰子殼、榴蓮殼、核桃殼、貝殼、大棒骨、玉米葉、粽子葉這些很難降解或在后期處理時可能會影響設備運轉的垃圾,也是干垃圾。
哦,對了,如果用蟑螂屋抓住了蟑螂或用粘蠅板黏住了蒼蠅,不需要逼著自己去過度區分,這些不易分離的垃圾是可以直接扔進干垃圾桶的。
這么一說,垃圾分類你是不是就秒懂啦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