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進去的脂肪經過小腸消化吸收后,會變成更微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,隨后進入身體的各個組織被人體分解利用。但當脂肪攝入過量,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堆積過多無法被人體利用,抽血時就會發生“牛奶血”的現象。
“牛奶血”并不是牛奶喝多了,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分為兩種: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,大部分都屬于生理性的原因。
比如剛剛大吃一頓,攝入了大量高脂、高油的食物,餐后血液中乳糜微粒的含量就會增高,此時抽血的話,就可能出現“牛奶血”的現象。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大量攝入高油高脂引起的“牛奶血”,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。
但如果是因為病理性的一些原因,像本身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或是肥胖,再加上平日不控制飲食,食用大量高糖高脂食物,從而導致體內糖脂代謝紊亂出現“牛奶血”的現象。
或因基因缺陷所致的原發性血脂異常等其他原因導致的長期“牛奶血”,就會增加冠心病、動脈硬化、胰腺炎等疾病的患病風險,最好盡早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控制或藥物治療。
不管是哪種原因出現的“牛奶血”都應該在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,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,同時注意加強鍛煉、控制體重,并且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,多注意身體健康狀況,爭取及早發現異常,及時干預治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