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創傷弧菌?
創傷弧菌又稱海洋弧菌,是一種存在于海洋中的嗜鹽性致病菌,廣泛存在于牡蠣、魚、蝦等海產品中。
一般是怎么感染的?
人體感染創傷弧菌一般有兩種途徑:一是傷口感染,比如皮膚有傷口接觸帶創傷弧菌的海洋動物引起的,或是被帶創傷弧菌的海洋動物刺傷引起的,就像報道中的老伯;二是經口感染,常因食用未煮熟的或直接生食被創傷弧菌感染的海產品引起。
感染后有什么癥狀?
發生創傷弧菌感染的概率較低,但一旦發生發病急驟,進展迅速。典型表現為寒戰、惡心、嘔吐、發熱、腹部痙攣性疼痛,皮膚感染的還有典型的皮膚損害癥狀(紅腫、疼痛、大皰、血皰、潰爛流膿,嚴重者有類似“燒傷”的皮膚損害等),嚴重者會出現感染性休克、皮膚肌肉壞死,甚至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,治療不及時致死率超過50%,部分人有面臨截肢的風險。
應該怎么預防?
1、不要生食牡蠣等海產品,應加熱徹底后再食用,食物在被加熱到70℃(中心溫度)以上時,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可能被殺死;
2、若身上有傷口時,盡量不要接觸海水及海產品,在海邊玩耍時盡量穿著鞋,避免腳底被劃傷;
3、清理海鮮時戴手套,若不小心被刺傷,要及時清理傷口,出現紅腫、疼痛等癥狀立即就醫,并告知醫生自己被海鮮刮傷的情況。
